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(jié),又被稱為“三八節(jié)”“三八婦女節(jié)”,在消費主義盛行、商業(yè)“造節(jié)”的當下,這一天又有了一個新名字——“女神節(jié)”。
無論是某寶中的“3·8節(jié)聚劃算”“3·8節(jié)百億補貼”,還是某東購物平臺里的“3·8節(jié)主會場”,都從側面證明了“她經濟”的力量,女性成為商業(yè)世界里強勁的購買力。
與此同時,一些一度身陷貧困的女性也應當被看見。在這份好書探提供的書單里,前3部圖書都在試圖看見女性的真實困境。例如,《東京貧困女子》從繁華的都市撕開一個口子,一窺被逼入窘境的貧困女性。
還有一些女性,甚至是未成人,尚未走出韓國“N號房事件”的噩夢?!禢號房追蹤記》正是直擊這一新聞事件的實錄。
一個荒誕的社會會衍生一切荒誕行為。與前者相比,《第二個妻子》是一部小說,但仍然具有現(xiàn)實意義。在尼日利亞,沒有后代,就沒有遺產繼承權。于是,一對接受過高等教育、真心相愛的年輕夫婦經歷著生育考驗。
在這樣的現(xiàn)實境遇下,或許寫作是為數(shù)不多的一條通路。
美國作家喬安娜·拉斯的文論《如何抑止女性寫作》以反諷的形式,尖銳地指出那些施加在女性作者身上的阻力。在《一間自己的房間》里,作家維吉尼亞·伍爾夫則說:“女人要想寫小說,她必須有錢,還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?!薄栋屠柙u論?女性作家訪談》則介紹了16位女作家的寫作技巧與志向。
在書寫中,一些女性給出了答案。
高校教師黃燈采用田野調查的形式,從自身的生命體驗和教學經驗出發(fā),寫下了更多年輕人的過去、現(xiàn)在和未來?;字觊_始寫作的楊本芬在新作《我本芬芳》中,書寫了對親密關系的思考。而意大利作家達契亞·瑪拉依妮的《歡喜:女性、革命和一個逝去的男孩》更具有自傳性質,這部書源于她在懷孕七個月時失去一個孩子的痛苦記憶。
對于女性來說,或許并不需要被“神化”,她們更需要傾聽、理解和尊重。正如,就像《人民日報》的評論:“性別偏見不該是人生枷鎖。今天不必稱呼女神女王,只要聽見她們的真實聲音。致敬‘她力量’……”好書探通過這份揭示女性困境、關注女性創(chuàng)作者、傾聽女性聲音的書單,向所有女性致敬。關于貧困,
女性需要的不是同情
《東京貧困女子》[日]中村淳彥/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7月版/59.00元《東京貧困女子》是一部比小說更跌宕起伏的紀實作品。
作者中村淳彥自1995年后成為自由撰稿人,自此開始長達20年的對成人影片女優(yōu)、護工等貧困人群的采訪。
《東京貧困女子》原為刊載于日本《東洋經濟新聞》的一個名為《在貧困中呻吟的女性》的專欄。作者歷時3年,收集了幾十位女性親口講述的故事,最后集結成書。到2019年該書日文版出版為止,該專欄的訪問量已達1.2億。
在該書的采訪中,有在入學典禮前被迫進入風俗行業(yè)的花季少女,有付不起醫(yī)療費用的東京大學碩士,有名校畢業(yè)卻因為貧困不得不讓孩子退學的單身母親……
她們中很多人高學歷、家境良好,似乎和貧困毫不沾邊,她們的人生看似風調雨順,背后卻是一步也不能后退的貧困深淵。其實,她們不在遠方,她們也可能是我們。
韓國“N號房事件”直擊實錄,讓我們站在一起
《N號房追蹤記》追蹤團火花著/湖南文藝出版社2022年1月版/59.00元
2020年3月,韓國“N號房事件”震驚世界,數(shù)碼性犯罪問題由此進入公眾視野。在N號房里,女性,包括未成年人,被威脅拍攝下非法性視頻。畫面不堪入目,手段極其殘忍。加害者毫無悔意,隨意傳播,甚至以此獲利。
《N號房追蹤記》是一部關于此事件的紀實性作品。作為N號房事件最初的報道者和報警人,追蹤團火花與警察合力進行了調查。在不公開長相等個人信息的情況下,“火”與“丹”一直為根除性犯罪進行著各種努力。
在數(shù)碼性犯罪的噩夢中,誰來保護兒童,創(chuàng)造安全的世界?誰又能預料女性與性犯罪的距離到底有多近?在一個女性不安全的社會,其他人又將走向何方?
“該如何細致地記錄下數(shù)碼性剝削犯罪受害者的聲音呢?”帶著這樣的思索,她們寫下了該書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。第二部分是她們二人各自的成長故事,以及記錄受害者的聲音時的內心感受。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采取了相對嚴謹?shù)男侣剤蟮佬问?,第二部分收錄的是兩人的隨筆。在寫第二部分的過程中,她們一直問自己:“這些文字真的可以出版成書嗎?”但不可否認的是,在寫作的過程中,她們在對話的每一個瞬間都得到過慰藉。作者希望通過《N號房追蹤記》傳達給受害者:“今后,讓我們站在一起吧?!?/p>
擁擠的婚姻里,多少掙扎才可以平息她心底的嘶吼?
《第二個妻子》[尼日利亞] 阿約巴米·阿德巴約著 麥秋林譯/百花文藝出版社2022年1月版/45.00元
在尼日利亞,一對年輕的夫婦正經歷生育問題。
埃金和葉吉德在大學相識相愛后結婚,盡管許多人希望埃金再多娶幾個妻子,但他和葉吉德一致認為——一夫多妻制不適合他們,因為他們深愛彼此。但結婚四年后,在咨詢了醫(yī)生和進行了各種治療之后,葉吉德仍然沒有懷孕。
在尼日利亞,沒有后代,就沒有遺產繼承權。“婚前,我相信愛情能所向披靡。但我很快明白:它承受不了四年沒有子女的沉重?!逼扔诩彝ズ蜕鐣膲毫?,丈夫埃金迎來了第二個妻子。葉吉德憤怒、震驚、嫉妒,她知道挽救婚姻的唯一辦法就是懷孕。對于丈夫的第二個妻子,葉吉德不能也不敢公然拒絕,內心幾近崩潰。此時,她只有一個愿望——希望自己快點懷孕。為此,葉吉德不惜嘗試各種方式,但除了被婆家人恥笑,被娘家人厭棄之外,毫無收獲。
一份“抑止女性寫作指南”
《如何抑止女性寫作》[美]喬安娜·拉斯著、章艷譯/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11月版/49.00元
《如何抑止女性寫作》是雨果獎、星云獎得主,女性主義科幻小說家喬安娜·拉斯的文論,她在書中模仿文學評論中的慣用論調,以反諷的方式寫了一份“抑止女性寫作指南”,以此尖銳地指出和批評那些施加在女性作者身上,阻止、貶低和無視女性寫作的社會阻力。
同時,這又是一部主流視野之外的文學史,它重新搜羅了那些被認為不值得了解的作品,并對那些文學史上鼎鼎大名的作者指名道姓:狄更斯、海明威、伍爾夫、桑塔格、勃朗特姐妹——有人曾貶抑女性寫作,有人是被貶抑者,而有人兩者皆是。
這是一部憤怒又銳利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,它直指女性書寫所面對的結構性暴力,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那些被貶抑的聲音。
女性、小說,仍是未解疑難
《一間自己的房間》[英]維吉尼亞·伍爾夫著 于是譯/中信出版社集團2019年11月版/45.00元
維吉尼亞·伍爾夫被譽為20世紀現(xiàn)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驅。她生于英國倫敦的文藝之家,9歲時嘗試寫作,用詞語代替玩具。13歲時,母親因病去世,22歲時父親去世,這給伍爾夫的一生帶來揮之不去的悲痛,造成她兩次精神崩潰。
文學創(chuàng)作成了伍爾夫的救命稻草,她相繼寫出《達洛維夫人》《到燈塔去》《奧蘭多》《歲月》《幕間》《一間自己的房間》等經典作品。59歲時,伍爾夫再次精神崩潰,“我相信,我們曾是世界上幸福的人?!痹诮o親人寫下絕筆信后,她穿著毛皮大衣,拿起拐杖,將沉沉的石頭揣進口袋,獨自投入歐塞河中。
1928年,伍爾夫應邀去劍橋大學做演講,演講題目是《女性與小說》?!兑婚g自己的房間》是一部長篇散文,由2次演講內容加工而成。
在書中,伍爾夫說:“我也無法盡到一個講演者的首要責任——我認為,那就是在講完一小時后能給出一些金玉良言,足以讓你們的筆記本熠熠生輝,被永遠地供奉在壁爐臺上?!?/p>
而她所能做到的一切,只是就一個微小的問題給出一個觀點:女人想要寫小說,她就必須有錢,還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。
如此一來,人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諸如女性的天性、小說的真諦之類的大問題都將懸而未解。由此,她推脫了責任,不去給這兩個問題下結論——就她而言,女性、小說,都仍是未解的疑難。
一部女性作家訪談特輯
《巴黎評論?女性作家訪談》美國《巴黎評論》編輯部編 肖海生等譯/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2月版/65.00元
《女性作家訪談》是《巴黎評論》編輯部自2017年起推出的特輯,迄今為止已出版兩輯。此次推出的《巴黎評論·女性作家訪談》篇目上有所調整,收錄了16位女性作家的訪談:瑪格麗特·尤瑟納爾、伊薩克·迪內森、希拉里·曼特爾、埃萊娜·費蘭特、西蒙娜·德·波伏瓦、珍妮特·溫特森、伊麗莎白·畢肖普、瑪麗蓮·羅賓遜、簡·莫里斯、多蘿西·帕克、瓊·狄迪恩、格蕾絲·佩雷、娜塔莉·薩洛特、尤多拉·韋爾蒂、安·比蒂、洛麗·摩爾。
作為《巴黎評論》出版史上第一個女性作家訪談特輯,該書的十六篇訪談也可以看作“對話中的散文”,既是極具水準的對寫作技術的探討,又涵蓋了女性作家生活中那些細微卻折射性格的細節(jié):她何時確立寫作的志向?她的文學啟蒙是什么?在寫作不同的寫作階段,她遇到的具體阻礙是什么?她如何面對外部否定和自我懷疑?她的同道人或格格不入的對手又是誰?她和女性主義思潮的關系如何?
看見他們,看見更多的年輕人
《我的二本學生》黃燈著/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8月版/45.00元
“這本書,其實是一本教學札記。換言之,本書更像普通高校教務處要求老師提供的教學反饋,我不過用另一種語言、另一種形式,表達了對多年從教經歷的審視?!薄段业亩緦W生》的作者黃燈1995年畢業(yè)于湖南一所地方院校,按今天的劃分,也是一所二本院校。2005年,黃燈博士畢業(yè),進入廣東一所學院當了一名教師,由此見證了八零后、九零后兩批年輕人的成長。
她的人生經驗,包含了雙重視域下的自我成長和見證他者成長的參差圖景。黃燈想知道,20多年以后,那些起點像自己一樣的二本學生,在徹底市場化和應試教育盛行的時代語境中,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(zhàn)?他們是否能倚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屏障,越過一個個看起來無法逾越的暗礁?
盡管黃燈任教的學校處于經濟發(fā)達的廣東地區(qū),但從生源而言,接近一半來自廣東的粵北、粵西和其他經濟落后區(qū)域。她說:“我的學生,大多出身平凡,要么來自不知名的鄉(xiāng)村,要么從毫不起眼的城鎮(zhèn)走出,身后有一個打工的母親,或一個下崗的父親,和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。務農、養(yǎng)殖、屠宰、流連于建筑工地,或在大街小巷做點小生意,是他們父母常見的謀生方式。”
這和當下學霸“一線城市、高知父母、國際視野”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鮮明對比。盡管在高校的金字塔中,他們身處的大學毫不起眼,但對于有機會進入大學的年輕人而言,他們可能是村里的個大學生,是寂寥村莊的亮光芒和希望。來到繁華的都市后,他們對改變命運的高考充滿了感激,并對未來摩拳擦掌、躍躍欲試。
世界看不見我,但我看見我
《我本芬芳》楊本芬著/北京聯(lián)合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2月版/39.80元
《我本芬芳》講述了20世紀六十七年代一個普通女人的婚姻故事。品學兼優(yōu)的年輕姑娘惠才由于就讀的中專停辦而輾轉至江西求學,畢業(yè)前夕,她又因出身問題即將被下放農村。走投無路的惠才在好友的勸說下,與相識不久的呂醫(yī)生結了婚,婚后她勤儉持家、賣力工作。
不過個性喜好、為人處世的差異,令惠才與丈夫摩擦不斷,而生兒育女又徹底中斷了她的求學之路。熱情敏感的惠才無論如何也無法打動一顆冷漠的心,“她終于知道,這六十年的婚姻——大家眼中的鉆石婚——的確也是固若金湯的婚姻,只是她和他都沒能獲得幸福。她有她的傷痛,他有他的傷痛。悲慘孤獨的人更宜相愛,他們本該相愛的。但現(xiàn)在,一切都來不及了?!?/p>
屢屢受挫的惠才不肯沉溺于傷痛,仍舊生機勃勃地學習、工作、教養(yǎng)孩子——哪怕無人欣賞,也要竭盡全力地綻放芬芳?!段冶痉曳肌肥且晃浑q罄先藢τH密關系真摯的呼喊與追問,將為身陷困頓中的人帶來慰藉與啟發(fā):未來的人生是委曲求全還是勇敢前行?是忍辱負重還是活出自我?
作者楊本芬1940年出生于湖南湘陰,17歲考入湘陰工業(yè)學校,后進入江西共大分校,未及畢業(yè)即下放農村。此后數(shù)十年為生計奔忙,相夫教子,后從某運輸公司退休?;字觊_始寫作,在《紅豆》《滇池》等刊物上發(fā)表過短篇小說,2020年出版長篇小說《秋園》,2021年出版小說集《浮木》。在《我本芬芳》中,楊本芬細致入微地描繪了一個女人在婚姻里不被看見的孤獨、不被欣賞的失落、不被尊重的委屈,袒露女性在親密關系中的困惑與痛楚、不甘與重生。
這不是小說,而是一部自傳
《歡喜:女性、革命和一個逝去的男孩》[意]達契亞·瑪拉依妮著/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21年9月版/ 42.00元
《歡喜:女性、革命和一個逝去的男孩》是一部“介于想象與非虛構之間的個人書寫”,源于作家在懷孕七個月時失去一個孩子的痛苦記憶。
“那個孩子突然死去的時候,我也走到了瀕死的邊緣,后來我們在一個由適當?shù)南胂髽嬛鰜淼氖澜缰胤?。他像一個憑著母親模糊的想象而行動的幽靈少年?!痹跁?,作者和曾經失去的孩子進行一場對話,這也是一次對于哲學、藝術、神話、歷史和日常生活中女性與女性身體的思考。
在故事的最后,“幽靈少年”在經歷了懵懂、叛逆和回歸理性的不同年齡階段后,真正地認識了女人,了解了“她”的奧秘與歡樂、熱愛與獨立。他對女性世界的恐懼消失了。這也是作者希望傳達的觀念——“女性應當生而歡喜,而非恐懼這個世界。”